玉堂金阙  第25页

陆希那丫头整治出来的,以前陆家的菜单上从来没有这道菜。”其实她也只吃过一次而已,的确鲜美可口,但这道菜陆希不常做,她又拉不下面子去问陆希的做法。
  “拿上来让我尝尝。”崔太后听说是陆希做的,也不奇怪,陆希的母亲萧令仪,也是世家大族出生,兰陵萧氏同样承传尽千年,说不定是萧家的菜谱,又让宫女拣了三个给孙女送去,“果然滋味甚佳。”崔太后尝了一口赞道,这蟹肉不仅鲜美可口,而且还带了一丝菊香,难怪会叫菊花蟹斗。
  “她这方面惯会讲究,平时非雪絮糖不吃,非茶树籽油不用。”常山撇嘴,阿母老说她奢靡太过,要她说陆希那丫头才奢靡呢。不过常山嘴上看不上继女,可对她的品位还是非常很认可的,但凡继女吃到嘴里的东西,不一定是最珍贵的,可一定是最好的,不是对身体好,就是滋味可口。
  “雪絮糖?”崔太后微微蹙眉,随即展颜道:“是高家送给她的吧?”雪絮糖是八年前才出现的一种石蜜,因其白如雪,取名为雪絮,迥异于时下的近乎黑色的红糖,刚现身引来了建康士族豪门的一片追捧,雪絮糖出现当年,就被定为贡品。后又出现各种鲜果味的水晶糖,更是引起了无数无数嗜糖之人的喜爱,连崔太后偶尔也会含上几粒水晶糖解馋。
  也不知道有多少士族豪门想得到雪絮糖的制作方法,可专门产雪絮糖的那间农庄所有人是高家,先不说高裕位高权重,就是宫里有个高太皇太后、高皇后,就让大家不敢轻举妄动了。高裕倒是忠心一片,在雪絮糖一出现,就将秘方奉给女婿,可圣上手一挥,反问诸人,“汝等食鸡子,焉看鸡母?”圣上这句话一说,大家就不敢在打秘法的主意了。
  常山冷笑道:“高家那几个还真把她当亲生的在疼,难道还想让那丫头嫁到高家去不成?”
  “尽胡说!”崔太后嗔道,陆希是什么身份,怎么可能嫁到高家去?当年先帝能娶到陆家的女儿,可不仅仅因为先帝出挑的人品才貌,主要还是当时崔家已经并入荥阳郑氏,成为郑氏旁系弟子了,才让陆家把女儿下嫁的。
  “阿母,那丫头就是一头喂不熟的白眼狼、冷心冷肺,你看吧,那高家两个这么疼她,等这丫头再大些,还不是便宜了袁家人?”常山讽声道。
  崔太后这次倒没反驳女儿的话。
  常山对陆希那么严苛的人,都不得不承认陆希送来的菜肴美味,更别说高太皇太后、豫章长公主这两个原本就疼爱陆希的人了。菊花蟹斗是两人吃过的,两人觉得味道可口,但也没太多惊讶,可当陆希让人将另一份晶莹剔透的水晶包奉上的时候,饶是高太皇太后和豫章长公主见多了,也忍不住吃惊。
  “这是馒头――”高皇后稀罕的问,居然还有这么轻薄晶莹的馒头。
  “是的。”陆希给三人各挟了一个,“曾大母、阿姑、舅母,这是水晶包,里面馅是虾仁。”这水晶包,还是她最近新琢磨出来的东西,那天她去农庄散心,正巧看到一个农妇在揉面,揉着揉着她突然想起,貌似面筋就是这么揉出来,后来又想到面筋揉出来后的水就是淀粉?貌似水晶饺的外皮就是淀粉做的?陆希不爱吃饺子,她爱吃馄饨,但水晶馄饨似乎有点不伦不类,她就让人做了水晶包。
  陆希也不知道面筋的具体做法,但是她家乡话中喊面筋叫“水面筋”,妈妈也跟她说过,面筋是洗出来的,之前要用面粉搅拌,陆希就让庄客做着试试看。对农庄里的佃户来说,陆希是一个非常和善的东家,从不多收田租。遇上灾年时总是减免田租,逢年过节还不时有打赏,甚至会指点他们如何种地。
  虽然有时候她提出的意见,稀奇古怪得让人哭笑不得,且教出的方法也残缺不全,可的确让庄上粮食产量增加了不少,农户们也乐意听这个小县主的话。陆希一听想要吃面粉洗出来的东西,大家就卯足劲了想法子,没几天就被人捣鼓出来了,陆希这次进宫就乐颠颠的拿出来献宝了。
  而三人下方的高家的女眷们,则略带羡慕的望着陆希,到底是陆家人,做出来的食物果然比自己家里的更精致,豫章名义上的女儿刘女君看到这份点心的时候,若有所思的望着陆希。
  高太皇太后年纪渐长,精力不济,忙了一早上,进过午食就回宫歇息了,豫章不放心大母,就陪着过去了,高皇后抱着九皇女让陆希随自己回宫休息。
  “舅母,我先去御花园散散步,一会来找你。”陆希说。
  “好。”高皇后当她孩子心性,还想去花园里玩,也不拦着她。
  陆希送走了高皇后,正想往御花园走去,“陆大娘子。”刘女君叫住陆希。
  陆希停下脚步,望着朝自己快步走来的刘氏,心中暗忖她找自己有什么事?难道是为了阿姑和刘毅?“刘女君。”陆希含笑同她见礼,也不主动问她,找自己有什么事。
  “陆大娘子,我想你帮个忙。”刘氏说。
  “何事?”陆希问。
  “我想问你借陆家的庖厨。”刘氏是将门出身,性子爽利,说话也不遮遮掩掩,直入主题。
  “借庖厨?刘女君想要置办宴席?”陆希问。
  “对!家父后年就满五十了,我想等过了元旦后,给家父办个寿宴。”刘氏说,吴地风俗过寿不过正寿,刘毅五十大寿一般都是在四十九岁时过。
  “好,刘女君什么需要,派人到府上同我说一声就行。”陆希说。
  “那就多谢陆大娘子了。”刘氏是很想让陆希去参加父亲的寿诞,但她知道那是不可能的。
  陆希温文有礼的同刘氏寒暄了好一会,等刘氏心满意足的离开后,她转身往御花园走去。
  “大娘子。”刚刚在御花园出现在陆续面前的宫女,在一片空旷处等候多时了,一见陆希来了,连忙迎上去。
  “你打听清楚了?耶耶真要去蜀地?”陆希不等她见礼,就急急追问道。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衣衣衣 投的霸王票 ^_^花间裙,号称最浪费的唐朝裙子,是把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颜色、花纹的衣料,裁破成一条条细长的帛条,然后把这些不同纹色的长帛条彼此相间地排列起来,密密地缝连在一起。用这种拼缝而成的裙料做成裙子,就会呈现出一道道竖向的多彩条纹,因此又叫“裥色衣”,不过其实魏晋时期,就有这种裙子出现了。制作花间裙,在裁剪帛料的时候,可以有意地把一条条帛条都裁成上窄下阔,这样,拼缝出的裙子就会腰身收窄,显得穿裙人腰肢纤巧;裙身越向下就越加扩张,也就是喇叭裙的形式,裙裾长拖到地,格外风流潇洒。唐高宗曾经下诏说:“……花间裙衣等,靡费既广,并害女工。天后,我之匹敌,常著七破间裙,岂不知更有靡丽服饰,务遵节俭也。”从这段话可以得知,花间裙在初唐非常流行,贵为“天后”的武则天平日都常穿“七破”的“间裙”。而且,武则天穿的花间裙仅以七条彩色长帛条相拼缝,是在遵守节俭之道,当时的“靡丽服饰”显然远远不止“七破”。实际上,唐朝曾经有官方的规定,要求“凡裥色衣不过十二破”,可见当时的女裙往往在“十二破”以上,也就是一条裙用十二条以上的异色帛料相拼缝。奢侈的华裙还会在拼缝处绣上金线的界道,甚至缝缀珠玉做成的小片花钿,裙片之上也会加以金线绣等华丽装饰。类似花间裙的形式,到了清初,又曾经流行一时,其具体样式是把多种色彩的彩缎裁成长条,每条上面都饰以精美绣花,然后再拼缝在一起,接缝处界以金线。由于一裙之上五彩缎条并列相映,灿烂华丽如凤尾,因此得名为“凤尾裙”。后来又把凤尾裙加以改进,在裙腰处叠出道道褶裥,同时拼缝裙面的缎条皆取淡雅色彩,由此,裙上便是道道纹华清浅的缎条流光烁彩,互相映衬,如月光一样捉摸不定,这一形式的彩裙便被称为“月华裙”。


☆25、将行蜀郡(上)

  牛静守站在两仪殿前的汉白玉甬道旁,不时的抬头张望,突然他神色一喜,急急的迎上去,“元大人,元少君,你们来了。”
  来者有两人,走在前的是一名年约四十五六岁左右、长须儒雅的中年男子,中年男子身后跟着一名约有二十左右的俊美青年,中年男子一见牛静守就笑着拱手,“牛公。”
  “陛下在殿中等候两位大人呢。”牛静守屈身迎元昭入内,这位中年男子是尚书左仆射元昭,也是元尚师的父亲,元贵妃的长兄。大宋两代帝皇都没有设中书令,元昭身为尚书左仆射,就是实际上的尚书省的省主。
  元昭微笑着点头,借着牛静守帮他掀帘的空隙,悄声问:“牛公,陛下意欲如何?”
  牛静守低着头,给元昭引路,“少君,陆大人也在,同陛下多有争执,陆大人执意要去梁州赈灾,陛下不许。”
  益州蜀郡治下广都县十七日地动,急报却到了二十日晚才送入建康,朝廷已经紧急调度了一批赈灾米粮过去,可如今已经二十八日,益州刺史、蜀郡太守尚无具体灾情上奏,这让皇帝大怒,也不顾今日是崔太后大寿,早朝之时,便在朝上怒斥群臣。光禄大夫陆琉上奏,愿意前往广都县赈灾,但皇帝坚决不许,陆琉争辩,气得皇帝连朝都没退,就先回宫了。
  元昭点头,三人已经步入两仪殿,遂不再言语,径直入了两仪殿的内殿,等宫女替他们掀开软帘的时候,元昭、元尚师两人站定于阶前,“臣元昭、元尚师见驾。”
  “子上来了,坐吧。”温和醇厚的声音从上方传来,子上是元昭的字,皇帝对心腹近臣一向称呼其字。
  元昭又向皇帝下方的陆琉拱手,“陆大人。”
  陆琉还礼,“元大人。”
  “陆大人。”元尚师随其父见礼后,坐于父亲下后方。
  殿内寺人宫女在给四人上了茶水后,无声而快速的退下,只留在牛静守伺候。殿内寂静无声,元昭低着头静候的皇帝吩咐。
  “子上,蜀郡地动之事,你怎么看?”皇帝将手中的奏章丢到书案上后,缓声问着元昭。
  元昭用眼角偷偷的瞄了当今圣上,只见当今皇帝陛下郑启嘴角含笑,脸上神情柔和,湛黑的双眸甚至还闪着愉悦的光彩!愉悦?元昭眨了眨眼睛,才确定自己真没老眼昏花,他又偷偷瞄了陆琉一眼,陆琉肃容坐于郑启下方,让人看不出任何情绪。
  郑启今年不过三十八岁,正是男人一生最黄金的时期,又继承了崔太后的好相貌,面如冠玉,素色的常服、五梁冠更是增加了他几分儒雅的气质,看起来不像是威严的帝皇,而像是一名风流名士。可若是真因皇帝的相貌,而相信他是无害的小白兔的话,那――就离死也不远了!如果是先帝性情直爽,喜怒皆形于色的话,那么陛下就

没有书签
内容由网友上传,版权归原作者
© 2024 aishu.onlin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