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白莲花的二三事  第171页

这里吧,等沈世子回来,我们再离开。”
既然得知了路长风的消息,玉燕也回来了自己身边,韩玉瑾决定另觅去处。
第二天天一亮,韩玉瑾就让琥珀通知了前院的三泉,她要见沈远宁。
沈远宁回来后,听到韩玉瑾说她要离开,什么也没说,看了她和她身后的玉燕一眼,就点头同意了。
之后过了没几天,宫里就传出孝昭帝再次病危的消息。
韩玉瑾听到消息后,不禁对自己之前的猜测产生了怀疑。
坤宁宫内。
昌王有些暴躁的走来走去,对着坐在主位上的皇后说:
“母后,何必想那么多,就算没有玉玺,儿臣一样要登基,儿臣不信谁敢对这件事指手画脚。”
皇后摇了摇头说:
“昌儿,如今你胜券在握,自然没人对你指手画脚,你现在不拿到玉玺,就算登了基,继了位,日后有谁拿玉玺作筏子,给你安个乱臣贼子的名声轻而易举。要知道,周承乾的两个小崽子到现在还没有抓到,甘露殿的那场大火里,周承安与周承乾的尸首都没找到,你这皇位如何坐的安心!”
昌王没有想那么多,听皇后这样一大番话,不由得有些不耐,说道:
“难道就这样耗着?父皇的书房,勤政殿,陈贵妃的昭阳殿都已经翻了个底儿朝天了,还是没有找到,依着母后的说法,这辈子找不到玉玺,儿臣一辈子都不能登基了?”
“那倒不是……”皇后还在犹豫,话就被昌王打断。
“母后不用想太多,大舅舅不日就从辽东郡回来了,有他与冯时在,朝中就算有人质疑,也要看他有没有胆量站出来。”
皇后听到昌王如此依赖英国公的话,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第220章 反击

皇后想到昌王性子直,怕跟他说了什么,回头再让冯时套走了话。
想到昌王身子不过才刚刚有些好转,冯时就送了几个美人进了昌王府,同时也将英国公在辽东郡生的那个庶女给接了回来,记在了英国公夫人的名下,皇后直到英国公?打算,等到昌王继了位,只怕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册封这个半路嫡女做皇后。
原来的昌王妃郑氏,和侧妃冯氏(冯三的庶女),到时候都是给她做陪衬的。
皇后知道,如果没有英国公和冯时,自己母子怕是会被幽禁到老死了。自己一母同胞的哥哥冯三是不顶用的,如果没有冯家在宫廷留下的势力,怎么可能这样顺利的就成功。
昌王这个皇帝以后也不过是个傀儡,真正的掌权人是英国公。
皇后提点着昌王说:
“日后你就是皇帝了,不可再像以前一样荒唐行事,凡事多做思考,不能过分依赖他人,不然你帝王威仪何在?”
昌王是最不耐烦有人在自己面前念叨的,就算是皇后,他的亲娘也不例外,口里含糊的应着:
“好了好了,母后,这些儿臣都知道,您就不要再天天念叨了,您说得不烦,儿臣听得都腻了。”
皇后见他这个样子,怎么能放心,又嘱咐他说:
“但凡是你能上点心,母后也不用愁成这样,你府上的那些姬妾,你最近少去她们哪里,你忘了太医怎么嘱咐你的?还有你病的这段时间,都是明珠在照顾你,虽说她与郑氏日后都不可能成为你的皇后。你也不能亏待了她,一个贵妃是跑不掉的。”
皇后说的明珠就是冯三的庶女冯侧妃,她私心里还是愿意让昌王多亲近自己的亲侄女一些。
昌王听皇后提起自己的病,心里就一阵火气,姓韩的那贱人出手太狠,如果不是这一年里医治得当,只怕自己早已是废人一个了。
昌王皱着眉头。说道:
“儿臣知道了。冯时今天进宫跟儿臣商议,说已经将父皇病重的消息传出,等大舅舅到了以后。就可以将父皇逊位与儿臣的诏书颁布了,到时候就算没有玉玺,儿臣也一样做的了皇帝。”
皇后听了点点头,没再说话。
三天后当英国公到了京城。昌王伪造的圣旨已经颁布的时候,已经病重不省人事的孝昭帝跟陈贵妃一起失踪了。这件事打了昌王个措手不及。
群臣在知道孝昭帝逊位,昌王要登基的时候,都上表要见孝昭帝,孝昭帝失踪。昌王与冯家正焦头烂额之时,西北传开了消息。
楚天祥打着进京勤王的旗号,率军自西北一路向着京师前来。
冯时得到的消息是乾王带领的人马。
不过半日光景。南边又传来消息,周承安带着靖南军从江城勤王进京。
皇后与昌王一下就傻眼了。
开始只是猜测他们没死。却怎么也没料到他们会这样一南一北的前后夹击。
开始在宫变成功后,向昌王归顺的人,这个时候都开始摇摆不定,任谁都看得出来,昌王这皇位来的名不正言不顺,开始只是迫于他的淫威。
皇后和冯家几乎都想不出周承安他们是怎么出的皇宫,怎么出的京城,加上后来孝昭帝失踪,他们猜到了宫廷里一定有着他们不知道的密道,所以他们才能逃出生天。
消息传来的时候,京城再次戒严。
最初的时候是怕他们离京,所以戒严,现在却是怕他们进来。
韩玉瑾藏身在赵家,京城搜查的风头已过,躲在赵家也不会出什么纰漏。
赵夫人韩氏一早就知道韩玉瑾诈死,后来听到京城搜捕安王妃的消息,她就一直提心吊胆,直到韩玉瑾那日带着这三个丫头过来,韩氏才将心当回肚子里面。
韩氏的丈夫赵先勇回来的时候,就带回了周承安和周承乾一起勤王进京的消息,韩玉瑾听到后,心中也很是惊讶。
这一世的变化不可谓不大,上一世根本就没有出动楚天祥的西北军,光是金吾卫加上城防营的兵马就把这场乱给平了,这次竟然连靖南军都出动了。
不过,此刻真真切切的听到周承安是平安的,没有什么比这一刻更让韩玉瑾安心。
现在韩玉瑾要做的,就是静静地等周承安平了这场战乱,韩玉瑾也有心结,周承安欠着她一个解释。
昌王始终都没找到李卫姬和韩玉瑾,满腔怒火无处发泄,将李家人打的打,杀的杀,李卫姬的父亲熬不住大刑,死在了天牢里,母亲端睿长公主更是吃尽了苦头。
在收到楚天祥的军队进京的时候,英国公就飞鸽传书给了远在辽东郡的次子,让他率军牵制楚天祥的人马。
信还没到辽东郡,英国公就收到了辽东那边的消息。
楚天祥派军勤王是假,带人突袭了辽东郡是真。
英国公与冯时不在,楚天祥几乎没有费任何力气就拿下了辽东郡,英国公次子还算机敏,护着英国公府的家眷逃了。
英国公现在才察觉到自己的错误。原来是自己中了孝昭帝的圈套,他的病重昏迷都是装出来的,一早就布好了陷阱,等着自己往里跳呢。
他的目的不是逼迫昌王和皇后,而是意在辽东,意在自己。
他料到了昌王继位自己不可能放任冯三培养势力,肯定会回来牵制他,辽东郡那边会交给经验不足的长子或是次子。
这样一来,辽东郡离开了自己,不过是个睡着的猛虎,有什么可惧怕的。虽说楚天祥拿下了辽东郡,一朝一夕内吞不下,但在现在这个关键时刻,辽东郡的兵马却不能用,仅凭着京城的兵马如何抵御得了南北两路大军?
一招错,满盘皆输。
英国公不得不让冯时在京城主持大局,自己又带着人马,快马加鞭的赶往辽东郡。
周承安的人马后发先至,不多日就快到了京城,昌王很是惶恐,比昌王还要惶恐的是陈家。
尤其是想到当初的归顺,还将陈月蕊送到了昌王府,陈儒之就止不住冷汗直流。
让管家去请了沈长宁过来,见到他就忍不住拉着他问:
“如今可要怎么办才好?”


☆、第221章 人呢?

沈长宁听陈儒之说起,也是深皱着眉头。?
事情的进展有些偏离他之前的想象,他没想到的是乾王和安王能够绝地逢生,终究还是昌王太不顶事了。
沈长宁甚至没来得及动手做他想做的事情,他看了看你、陈儒之焦急的神色,说道:
“表舅不用担心,先不说乾王是否能取胜,就是最后真的胜出,您是他的亲舅舅,您只管是说迫于昌王的逼迫,他还能将您问罪不成!”
陈儒之听了之后,露出为难的神色,说道:
“话虽这么说,只怕到时候贵妃和乾王心存芥蒂……”
沈长宁听他这样说,忍不住扬声打断他:
“表舅,这世上哪有两全之法,想在昌王手底保全姓名,又想得乾王重用,这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沈长宁如果不是为了陈月乔,心中对陈儒之是鄙夷的。
只见陈儒之面露尴尬之色,支支吾吾的说道:
“这个表舅也知道,只是日后见到贵妃难免拉不下脸来……”
沈长宁对于他这番话并没有接口,而是岔开话题说道:
“如今表舅只有静观其变了,昌王得势,凭着陈家跟贵妃的关系,表舅也不会得到重用的,月蕊表妹能得宠爱,陈家就多几分荣宠,就是乾王得势,虽说不会再亲近表舅,毕竟是贵妃娘娘的母族,也不会为难陈家的。”
陈儒之听了沈长宁的话,心里虽然还有些意难平,到底是安心了一些。随后问沈长宁说:
“你准备怎么办?”
陈儒之是知道陈月乔跟着沈长宁的,也知道沈长宁跟着昌王办事,别的不说。就是一旦乾王得势,沈长宁必定没有好果子吃。
沈长宁听陈儒之问起,也没多说什么,只是安抚的说了一句:
“我自有安排,表舅不用担心。”
很快,周承安的军队就到了京城之外,在城外三十里处安营扎寨。
这样的兵临城下。让京城的百姓们很是惶恐。他们知道,一旦双方开战,无辜受难的只会是他们这些老百姓。现在京城还是戒严状态,想出城避难都不行。
在周承安率军到达京城的前夕,皇后就下了懿旨,将文武百官的家眷都召集到了宫中。尤其是武官的家眷,更是派人时刻监视着。
皇后也有顾虑。知道这次如果英国公不能顺利的解决辽东郡的问题,那么她跟昌王就是有死无生,如今压着武官的家

没有书签
内容由网友上传,版权归原作者
© 2024 aishu.online.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