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摇头,冲着文怡笑:“九小姐,快随奴婢来吧。”
文怡认得她是于老夫人身边的另一个大丫头,名唤五福,略一沉吟,又瞥了如意一眼,见她也笑着请自己,便应了声,随她们往后头去。
谁知才拐了一个弯,迎面便来了一个十二三岁的美貌少女,穿着淡紫衫子,素色纱裙,腰间系着碧玉佩,头上绾着珍珠钗,窈窈窕窕,娉娉婷婷,人人见了都禁不住暗暗夸一句:好一位小佳人。
文怡却心下大震,面上的淡然几乎维系不住,好不容易才将眼中的怨恨掩饰下去,重新恢复了平静的神色,只是心中的酸楚仍旧翻滚不已。
来的不是别人,正是那眼睁睁看着她送命的六堂姐文慧。
第七章 言语机锋
文慧比文怡要大上两岁,这时候已经出落得十分高挑了,眉眼倒是还未完全长开,不象前世再遇时那般丽色夺人,却也是一副美人胚子,端得是清丽脱俗,一双眼睛又黑又亮,就象是两颗黑玛瑙珠子。只是眼下这对玛瑙珠子正紧盯着文怡看,眼角虽是弯弯的,眼里却不见一点和气模样。
文怡虽已镇定下来,但被她这样盯着,也觉得十分不自在,又见她只是盯着自己,既不开口说话,也不让路,倒叫自己不好往前走了,心下便有了几分恼意,疑心这位堂姐是在给自己下马威,八成是为了那位七堂兄吧?
如意与五福悄悄对望一眼,后者便上前笑道:“六小姐不在老太太跟前,怎的出来了?”
文慧眼珠子一转,便盯住了她,似笑非笑地道:“难道我就不能出来了?!这是谁家的规矩?”
五福一窒,面上讪讪的:“是奴婢说错了,因方才见六小姐在老太太跟前说话,老太太听得极欢喜的,眼下六小姐忽然出了屋子,奴婢生怕是老太太有什么吩咐,故而多嘴问了一句。”
文慧扯了扯嘴角:“便是祖母有什么吩咐,一屋子丫头,叫谁不行?难不成我就是那跑腿传话的人?”
五福脸都红了,如意见状忙替她解围:“五福姐姐并不是那个意思,六小姐千万别多心。”
文慧瞥她一眼,便移开了视线:“一边儿去,我要跟九妹妹说话,你们都离远些!”
五福和如意对望一眼,应声退后,后者退到第十步,便站住不动了,五福轻碰她袖弯,以眼相询,她便小声道:“不能离得远,万一再出事……”五福一个激灵,反应过来,便也不再后退了。
文慧没理她们,只是盯着文怡瞧。文怡先挤出一个笑,道了声万福:“六姐姐好,多日不见了,六姐姐安好?”
文慧挑挑眉:“我好得很,九妹妹看起来也挺好么……怎的我前几天听说,九妹妹都快不行了呢?”
文怡心下大怒,却不敢露出来,只是勉强维持着面上的笑容:“只是有些凶险罢了,多亏王老太医医术高明,将妹妹救回来了。多谢六姐姐惦记。”
“那就好。”文慧笑笑,眼中闪过一丝嘲讽,“既然没事了,就别把事情到处嚷嚷,叫人以为我们家的男孩子真的不懂事。什么大不了的?一点小伤风,也值得闹得人尽皆知?”
文怡忍住气,咬牙低头道:“多谢六姐姐教诲了。正是因为先前病得有些凶险,如今好了,怕伯祖母担心,妹妹方才过来请安的。伯祖母方才传话要妹妹进去,只怕现下等得心急了,请恕妹妹失陪。”说完又是一礼,也不管文慧是否有回应,便径自往前头走了。五福与如意见状忙跟了上去。
文慧皱着眉,看着文怡的背影消失在游廊拐角,心中觉得有些不对劲。虽然这个九堂妹今天在自己面前仍旧是一副恭顺模样,但听她说的那些话,好像跟以前有些不一样,隐隐带着深意。难不成她还敢心生不满么?!文慧撇撇嘴,又觉得自己想多了,不过是个落魄旁枝的族妹,日常用度都要靠自家接济,一向跟着个老寡妇过活,少见外人,又才过了十岁生日不久,只是个没见过什么世面的孩子罢了,能有多大的心思?她七弟那般聪明伶俐,又比九妹大一岁,还藏不住话呢,一天到晚疯玩,九妹怎可能比他还要聪明?
想到弟弟,她又不由得看向后院,记起那位苏家姑太太带来的小女孩,算起来年岁跟九妹差不多大小,家世、容貌都不错,只是人太呆板了些,哪里配得上自家弟弟?她真想不明白,祖母心中到底在想什么!小七才多大年纪?!
文怡一路疾行,袖下双手握拳,指甲掐得掌心生疼,暗暗发抖。听见如意在后头喊自己,她方才深吸一口气,停下脚步,回过头来笑笑:“两位姐姐,可是我走得太快了?真对不住。”
如意喘了两口气,笑道:“哪里,是奴婢怕六小姐累着了。”五福看她一眼,往前赶了几步,示意守在门口的媳妇子掀开帘子,方才露出灿烂的笑容,进门高声道:“老太太,九小姐到了。”
屋内的说话声静了一静,然后便响起了一个老妇人的声音:“快让孩子进来!”五福回头笑着请文怡,文怡迅速整了整衣裳头发,面带微笑地跨进门去,便有两个丫头迎上来引领,转过黄花梨鹿鹤遐龄落地大屏风,穿过中堂,转向西边的暖阁,迎面便是一阵百合清香,放眼望去,满屋子都是绫罗绸缎、珠翠环绕,晃得人刺眼。文怡多年不见这种景象,倒是先怔了一怔,但她是念惯了出家人四大皆空的,转瞬反应过来,走上前去,恭恭敬敬地朝着正座的老妇人行礼:“侄孙女儿给伯祖母请安。”便有小丫头在地上铺了棉垫,显然是要文怡磕头了。
文怡有些意外,便是一族中的长辈,平日见面,也不过是道个万福罢了,只有大日子或是久别之后上门请安才会磕头的,自己几天前方才来过,如今长房摆出这个架势,是想做什么?
她这里一迟疑,于老夫人便先发话了:“我侄孙女儿来见我,你们拿这些东西出来做什么?叫姑太太看了笑话,快撤了!”丫头们飞快地将垫子撤了下去。
文怡心里起了提防,又再躬身行礼:“是侄孙女儿礼数不周了。”于老夫人身侧,坐着一个打扮华贵的妇人,年约三十岁上下,气派不凡。她下手还坐着两个孩子,一男一女,都长得白玉娃娃一般,女孩子年纪不过十岁上下,男孩子则要小一些,显然就是丫头们提到的“苏家姑太太”一家了,只是不知是什么来历。在文怡的记忆中,顾氏一族并没有嫁到苏家的女儿。不过无论如何,顾氏一族在外人眼中是“诗礼传家”的望族,若有一点不合礼数的地方,都会叫人笑话的。
于老夫人笑着一脸慈爱,对文怡摆摆手:“原是丫头们糊涂了,哪里是你的错?”又骂身边的大丫头:“你们是怎么管教小丫头们的?惯得她们连人都认不得了!”大丫头们忙请罪,又走到一边骂小丫头们:“九小姐前几天才来过,你们难道不认得?又把那劳什子拿出来做什么?!”小丫头们不敢辩解,低头认罪,待退到外头,才相互抱怨:“平日里来打秋风求老太太的太太奶奶少爷小姐哪里少了?谁不是磕头磕得欢欢喜喜的?老太太也没说什么,今儿偏改了规矩!”
西暖阁中,于老夫人正对那苏家姑太太道:“叫姑太太笑话了,这是我侄孙女儿,六房的九丫头。她父亲就是老七宜诚,中过举人的,姑太太可还记得?可惜几年前夫妻双双亡故了,留下这个孩子孤零零的,好不可怜。”文怡眼圈一红,连忙压下心头悲伤。
苏家姑太太收了笑容:“原来是他?从前倒是听我兄弟说过,实在可惜得紧,听说学问极好,人品也十分难得。”感叹一番。
于老夫人于是又叫文怡给苏家太太见礼,文怡不知对方来历,倒拿不准该怎么称呼了,如意悄悄在背后提醒她:“这是咱们家三姑太太婆家的小姑子,是京城苏家的当家主母。”文怡一听就明白了,于老夫人生了两子一女,其中女儿嫁给了恒安柳氏一族的嫡长子,丈夫有两个姐妹,一个是东平王正妃,这想必就是另一个了。说是姑太太,其实是拐着弯的姻亲。她忙上前行礼,仍旧称呼为“姑太太”。
苏太太连忙扶她起身,打量几眼,赞道:“府上的姑娘教养极好,我早就听说了。今日一见,才知道名不虚传,不但老夫人的女儿出色,连孙女儿、侄孙女儿也都知书达礼,倒叫我不好意思呢。”又叫丫头去备一份丰厚的表礼,谦虚道:“匆忙之间,略简薄了些。”又给她介绍自己的一对儿女。
苏家长女英华,与文怡是一般年纪,生得清秀不说,小小年纪,眉眼间已带了一股浓浓的书卷气,面上带着淡淡的笑,举手投足都十分从容,以她的年纪来说,有些太过稳重了,但文怡发现对方望向自己时,眼神十分纯粹,一点轻视都没有,心里便觉得欢喜,也生了几分亲近之心。
而苏家长子厚华,年方七岁,性情憨厚,也叫人喜欢。
文怡正想跟苏英华多聊几句,便被于老夫人叫过去了,虽觉惋惜,却不敢说什么,面上还带着温顺的笑。
于老夫人叫她在跟前坐了,拉着她的手,亲切地问她身体情况如何了,祖母这几天是否安好,又说如果有什么想吃的,尽管提出来。文怡见她没提起刘嬷嬷的事,也就顺着口风应了几句。于老夫人回头对苏太太笑道:“这孩子说来也可怜,自小生得单薄,前些日子,因为小七那孩子恶作剧,把这孩子吓得不轻,几天了,脸色还有些苍白呢。”文怡心中一动,看向苏太太。
苏太太不知详情,听着还以为是寻常孩童捣蛋的小事,笑道:“男孩子小时候调皮些也是有的。我瞧着七少爷倒还好。”
于老夫人叹息着摇摇头:“他年纪也不小了,还跟小时候似的胡闹,也不知道几时会稳重起来。”
“祖母这话倒有些冤枉七弟了。”文慧笑意盈盈地走了进来,“七弟平时还是很稳重的,那天是因为见祖母高兴,光顾着讨您喜欢,却忘了九妹年纪还小,身体又弱,经不住他的玩笑。他心里可是懊恼得很呢!”转向文怡:“九妹妹,你说是不是?”
文怡脸上涨红,忙低了头,文慧笑道:“这是害羞了?都是自家亲戚,有什么不好意思的?”转向苏太太:“我这妹妹一向腼腆得紧,姑太太别笑话。”
苏太太笑盈盈地道:“怎么会呢?我倒觉得这孩子讨人喜欢呢,女孩子家,还是斯斯文文的好。”
文慧脸上的笑没挂住,但很快又拣了起来,坐到祖母身边撒娇说:“祖母,姐妹们马上就到了,小七问,他能不能也进来一起玩笑?”
于老夫人慈爱地道:“叫他一起来好了,姑太太也不是外人。”
苏太太笑眯眯地摇着团扇,看了女儿一眼,没吭声。
很快,门外就响起了一片欢声笑语,接着脚步声传来,暖阁里转眼便涌进一大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