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单纯地死于疾病,她也是落不了好的。
春草与那个乳母没什么交情,此刻也没心情同情别人,她更担心的是这件事情本身:“好嫂子,你说我要不要把这事儿告诉老夫人?方才老夫人也在那院里,我怕他们使坏,要把这事儿怪到老夫人头上。”
乳母想想还真有这个可能,但对于是否把事情告诉张氏,她又有不同意见:“不至于,老夫人又没近鸿哥儿的身,也没必要害他一个庶出的曾孙,他们想栽赃也栽不成,但以老夫人的性子,若知道了这件事,是一定会说出去的,杀弟可不是个小罪名,即使泽哥儿年纪还小,不懂事,也是要受罚的,到时候?大奶奶就知道是你告的状了!”
春草果然吓了一跳:“那怎么办?泽哥儿是?大奶奶的命根子,到时候她还不得撕了我?!”
乳母想了想:“咱们还是先看看吧,若他们栽赃给老夫人,你就把实情告诉老夫人,请她老人家定夺,若他们没有栽赃,你就当作不知道这事儿。我听说老夫人和二老爷打算分家出去了,你肯定是要跟着走的,那时候你就不是这府里的人了,到时再告诉老夫人也不迟。”
春草犹豫了一会儿,就答应了,她还说:“横竖鸿哥儿已经死了,他又是庶出,即便我把事情说出去,侯爷和夫人也不会要泽哥儿偿命的。泽哥儿可是嫡长子嫡长孙,尊贵得很!若是叫外人知道他做了这种事,哪怕是他年纪小不懂事,他这辈子的前程也没了,侯爷脸上也无光。想来他们就算知道了,也会帮泽哥儿瞒下来的吧?我何苦为了无法改变的事,把自己给折进去呢?”
事情似乎这就商量定了,两人约定了绝不告诉第三个人,彼此发下誓言后,抬头看见赵莹君正坐在炕上,双眼溜溜地瞪着她们,都吓了一跳。
春草紧张地抓住乳母的手:“嫂子,大姐儿会不会听见了?”
乳母倒是很快镇定了下来,安抚地拍拍她的手:“没事,她才多大?即使听见了,也听不明白。”
她们哪里知道,这大姐儿身体里头已换了芯子,早就明白得不能再明白了。赵莹君心里忍不住吐嘈,这两位大姐想的都是什么主意?春草去那边院子,被泽哥儿撞上,又不是秘密,至少泽哥儿跟死了的孩子的乳母是知情的,如果泽哥儿真的杀了弟弟,她身为半个目击者,不尽早把实话告诉主人家,是害怕人家不来灭口吗?自己一个现代穿来的,都知道这种秘密是不能传出去的,为什么两位土著就想不到?
无奈赵莹君现在是个刚满周岁的小婴儿,还不会说话呢,顶多就是叫几声爹妈,没法给这两位土著说道理,只盼着人家别太凶残,夜黑风高摸上门来灭口,牵连她这小身板了。
赵莹君所担心的事没有发生。赵鸿之死给人们带来的震惊很快就平息了过去,他只是个刚满月的小孩,这年代小孩子夭折是极常见的事,只有他的生母小钱氏哭闹了几场,话里话外都在指责正室蒋氏,孩子是在她院里养的,乳母也是她派的人,孩子没了,自然是她的责任。蒋氏非常干脆地在公婆面前承认了疏忽之责,但也为自己辩解了一下,虽然孩子是养在她院里,但却是在小钱氏屋中,一应起居饮食都是小钱氏亲自动手,连乳母也是小钱氏点了头才派过去的,她身为嫡母有疏忽之嫌,却不敢承担故意害死庶子的罪过。
蒋氏有嫡长子赵泽在,娘家又给力,小钱氏虽然还有一儿一女,份量却是远远比不上她的。虽然钱老姨奶奶有些不依不饶,但她儿子建南侯发了话,她也没法再闹了,蒋氏只是不痛不痒地被责备了几句,连协助管家权都没被剥夺。不过她为了表示公正,以及对庶子之死的悲愤,命人将因失职而被关进后院的乳母给活活打死了,还将其家人通通赶出府去。
小钱氏不忿正室未受重罚,却也没法子,她还有别的孩子,总要为他们着想,唯有哭哭啼啼地收殓了小儿子,送到城外家庙中,与郡公爷的灵柩摆放在一起。
孩子未满月就夭折了,照规矩连家族墓地都是进不去的,小钱氏为了小儿子,开始想办法说服老姨奶奶,让她去跟建南侯开口,让孩子有个体面的葬身之地。
事情还没成,赵泽也病倒了,他发起了高热,还说胡话,他亲生母亲蒋氏担心他这病是先前从他弟弟那里过的病气,命人将自己的院子封锁起来,让丈夫带着小钱氏和庶子女们搬到别的院子歇下,把嫡女送到婆婆屋里,她自己带着丫头婆子守在儿子床边,旁人一概不许靠近,如此精心照顾了两日,孩子的病情才有所好转。
侯府里开始兴起传言,指郡公爷舍不得孙子、曾孙们,因此想要带走一个作伴,先是看上了焯二老爷家的大姐儿,接着是?大爷家的鸿哥儿,如今连泽哥儿也受罪了,幸好郡公爷心疼儿孙们,最终只带走了鸿哥儿,这小曾孙是他去世后才降生的,他老人家没见过,正稀罕呢,至于泽哥儿,还要留着顶门立户的,郡公爷没舍得。
这个传言很快就传遍了整座侯府,没两日,连京里其他王公勋贵人家也知道了,甚至宫里那位万岁爷也过问了两句。没人再说鸿哥儿的死透着蹊跷,反而认为他死得再正常不过了,还很体面,因为他得到了逝去的郡公爷的抬举——若不是最心爱的小辈,老人家又怎会谁都不挑,只带走了他一个庶出的?小钱氏但凡有一句异议,都要被人反驳回来,连赵璟与钱老姨奶奶也不站在她这边,她只好闭了嘴。
只是传言传着传着,就有些变了味道,开始有人说,郡公爷身边只有一个奶娃娃,也太寂寞了些,虽然孩子可以承欢膝下,却无人侍候老人,郡公爷是不是该再带走一个能侍候他的贴心人?
张氏对这种流言自然是不屑一顾的,不是因为她不信鬼神,而是她所知道的郡公爷赵柱是个真正心疼孩子的人,绝不会仅仅为了要有人陪伴自己,便断了儿孙们的性命,赵鸿不过是小儿夭折,其他孩子生病也是因天时之故,所谓的流言,根本就是胡编乱造的。
可钱老姨奶奶不怎么想,她开始害怕晚上,睡觉都睡不好,整天神神叨叨的,还偷偷找了和尚尼姑,询问驱鬼之法,建南侯赵炯得了消息,差点儿没发火。这种事传出去,不是落他的面子吗?他的生母怎么就不能跟继母一般省事呢?!
但牛氏不怎么想,她总觉得这件事透着古怪:“这流言是怎么在府里流传起来的?才两日就传得外头都知道了,分明是冲着老姨奶奶去的,莫非是老太太使的诡计?”
“她那性子,哪里做得出这种事来?”赵炯不以为然,“老姨奶奶平日里干的让人没脸的事,也不止这一件了,但凡她聪明些,也不至于闹得满城风雨!”
牛氏瞥他一眼,挺直了腰杆:“不管怎么说,分家的事不能再拖下去了。大姑太太一家昨儿已经离京,咱们明儿就把事情办了吧!”
第5章 分家
赵莹君的身体渐渐好转了,看来回春堂的老大夫医术还是很给力的。面对祖母和父母及乳母丫头们的逗趣,她开始露出“无齿”的笑容,乐呵呵地卖萌,逗他们开心。
在这全家都有烦心事的时候,她这小身板,除了卖萌,也做不了什么了。
由于还是个小屁孩,目前全家人又只能屈居在一个不大的旧院子里,她没有多少活动空间,基本都是在房间里吃喝拉撒,所以她开始在炕上学习走路。原身大概还没开始学这个,因此长辈们见她摇摇晃晃地走出了两步,就欢喜得不行,小哥哥拍着手逗她多走几步,她一迈脚,他就嘻嘻哈哈地抱上来,连祖母张氏也一改平日的淡定模样,高兴地夸奖孙女儿“聪明”。
赵莹君心想,自己的表现也许有些突出,但并不算夸张吧?这样也好,“学会”了走路,接着“学会”说复杂一点的句子也就不会不正常了,要是让她继续装成个小婴儿,她不闷死也要憋死。
还有一件让赵莹君开心的事,就是她终于知道自己现在叫什么名字了——赵璟。
?,就是象玉一样漂亮的石头,诗经里有“充耳?莹”的句子,这是年轻的父亲赵焯抱着她念书时说的,里面的“莹”字让赵莹君很有亲切感。记得她小时候,父母曾经提过,给她取名“莹君”,就是希望她做个象玉石一样透明纯净的人。她几乎是马上就接受了这个新名字(后面就改用“赵璟”来称呼女主了)。
对新穿越过来的赵璟而言,现在的日子虽然过得不太方便,但也不算难受。吃喝穿用都是不用愁的,也有人侍候,虽然长辈们总叹惜屋子太旧太破了,但光是正房面积加起来就有上百平方,除去正间是作厅堂使用,东屋有三十多平方,是祖母带她住着,西屋是父母的卧室,小哥哥和他身边侍候的人独占不下七十平方的厢房,剩下的乳母丫头们又分享一间屋,除了屋子光线昏暗一点,闷热一点,这条件真的不算差了,外头的院子里还种了许多花草树木,虽然长年未经修剪,显得不大整齐,却花红柳绿的非常漂亮。
赵璟心想,要是自己的身体再大几岁,这屋子采光通风再好一点,吃饭的时候能有点肉,不必再喝奶,这日子就过得更舒心了。
当然,她心里也清楚,身为一个奶娃娃,这种想法不大现实,就连祖母和父亲、母亲、小哥哥他们,也因为正在守孝,平日三餐吃食都以素菜为主,样式很简单,不过味道还不错,母亲米氏每天都花不少钱打点厨房,不然哪里能有这个待遇?
祖母他们在讨论分家的事。今儿一大早,侯爷两口子就把张氏母子请过去了,为的就是分家,看来还真没打算留面子,京中的产业基本都让长房占去了,因老爷子祖籍上海奉贤,在乡间有不少田产,因此侯爷就给同父异母的弟弟分了十顷地,五百两银子,再把他平日用惯的几房家人拨给他,算是把他打发了。
至于嫡母张氏,他们也没有奉养她的念头,美其名曰“给弟弟一个孝顺的机会”,让她随亲儿离开。她身边的丫头婆子什么的,只有两个贴身侍候的丫头留了下来,其他的一律不许跟着走。牛氏甚至还想把人家的私房也扣下,还好建南侯没糊涂,想着张氏身上还有郡公夫人的诰命,若逼得急了,闹将起来,他在皇帝面前也占不了理,因此松口,许她把她屋子里的东西都带走,连家俱衣裳什么的都算上,也是一笔不小的钱财。此外就是她昔年的陪嫁丫头,如今已经嫁给府中世仆,生儿育女了,一家子都划到她名下,从此不再算是侯府的奴才。
赵璟听着父亲向母亲复述分家的具体条款,觉得还不算太坏。虽然穿越到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