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怎么着我不清楚,了解也是从他送来的信上,说地方穷,民风还有些彪悍,对他来说挑战不小。不过凡事看两面,能把穷地方盘活治理好了就是功劳,端看他有无能耐。”
别人的事姜蜜也不过随便听听,听明白就过了,不往心里去。她问卫成进宫去怎么样?
“不就那样?”
“皇上怎么说的?夸你还是斥你乱来?”
卫成扬了扬唇,正准备开口,姜蜜表示知道了,看表情就知道了。
“在御前碰上其他大人了吗?见没见到那些老朋友?看着亲切否?”
她就是调侃来着,卫成也给她夹了颗狮子头:“吃吧,吃还堵不住你的嘴?”
姜蜜:……
卫成回京之后,四五日,国子监才休假,卫彦第一时间出来,就看见等候在外面的马车,问:“这两天都有漕运总督返京的说法,我爹娘他们回来了?”
“回大爷话,老爷太太回府有几日了。”
“这破地方封闭得很……”
“大爷您上车吧,别再说了……”说也别在国子监门口啊,给人听去多不合适!
卫彦也就是顺口一嘀咕,经奴才提醒,就要上车去坐好,却被后出来的几个叫住。跟着有人小跑过来,搭着他肩膀说:“赶明我做个赏梅宴,阿彦来不?”
卫彦瞅了一眼搭他肩上的手,心道我跟你很熟吗???
他嘴上还算客气,说:“不了,明儿不打算出门,想听我爹说说这一年所见所闻。”
听着这话又凑上来一个:“带我一个!卫大人清剿匪帮治理漕河的故事我也想听!”
“咱们都做过东,也该轮到阿彦。”
“阿彦你是不是也请一回?”
卫彦让他们厚脸皮程度惊着了,这些人的确都做过东,他们做东的时候自己又没去蹭吃,哪有反请一说?可是吧,当这几个不要脸的全都用那种一眼看去还算矜持,但矜持中又带着殷切和渴盼的眼神瞅着自己,他犹豫了一下……
想着爹曾经说过,到国子监不许自以为是瞧不起人。娘也说过,让他跟同窗好好相处。
他就点了点头:“先说好,我家就一个四进小院,园子没有,来了别嫌。”
“咱是想听卫大人说见闻,又不是去逛园子,园子谁还见得少了?”
“对,没错。”
“那明儿个巳时见?”
“就这么说好了。”
几人打过招呼,上轿的上轿,上车的上车。卫彦也上了马车,上去就发现座上铺了厚实的垫子,垫子上还搁了铜汤壶。他伸手一碰,暖和的。
这时候车夫在外面喊,让大爷坐稳,这就回府了。
卫彦赶紧坐好,他把铜汤壶抱在怀里,有些冻僵的双手紧紧挨那上头。
之前几次都没这个,该是娘吩咐的,在这些方面娘最周到。马车出去半条街,他手已经热乎起来,连带心里都暖烘烘的。真好啊,爹娘带着弟弟平安回来了,虽然来年开春还要出门,至少能团聚一段时间。
马车摇晃半天,在卫家门前停下,车门打开,都不用脚凳卫彦直接跳了下来。
他脚下生风快步走进家门,绕过影壁,进二门,穿过抄手游廊往内院去。一进内院就听到有笑语声,同时有奴才见着他,小跑去报信:“老夫人、夫人,大爷回来了!”
话音方落,他人已经从屏风后走出来,姜蜜站起来,迎上前去,将大儿子从头到脚打量过:“这一年长高了是不是?都快超过娘。”
“来年初夏儿子就十四了,有这个头不是应该的?”卫彦说着露了个大大的笑脸,“娘可算回来了,念您半年了!您坐下,坐下说话。”
姜蜜坐回去,拍拍椅子扶手,让他坐旁边来,说要好生瞧瞧他,一别大半年,想得很。
“儿子才是,又想,还有些担心害怕,直到前两个月有同窗赶着与我结交,才想到爹在南边混得恐怕不错,心下稍安。”
“小机灵鬼。”
卫彦又笑出来,他扭头看了一圈,问弟弟呢?
“你弟弟在书房,你小妹也在。”
“做什么?”
“江南那边好山好水养出一批学士名儒,你爹忙归忙,领你弟弟去拜访了几位,使他得了些点拨,四书五经还是那样,字和画都有进步……这会儿人在书房作画呢吧,说要给福妞看看江南风光。”
卫彦心念一动,也想去瞧瞧,没等他去,卫煊领着妹妹过来了,他们身后有奴才跟着,奴才手里捧着他二人的画作。
“画好了?来给娘看看。”
卫煊从奴才手里拿过画纸,送到他娘手边,姜蜜一看。
好嘛,上面一幅是湖上画舫,那舫上有美人,水上有鸳鸯,这幅瞧着的确满满都是江南气息,特有那韵味。看落款,是卫煊作的。她拿着是两张画,前一张看好了就动动手指揭开,想看后一张。
“唔,这是什么?”
“水鸭子吧。”
姜蜜问的,卫彦略带迟疑答的,答完就听见他小妹用软包子音为自己抱不平:“大哥哥眼瘸,那明明是鸳鸯!我从小哥画上抄的!”
福妞那是相当自信,卫彦趴过去仔细看了,还对比着看了。
看了半天回头问他弟:“宝啊,你觉得呢?”
“妹妹毕竟还小,还可以吧……?”
想到妹子也才六岁,卫彦姑且认同,他道:“那倒是,这鸭子画得没准比唐怀瑾还好些。”
“都说是鸳鸯了。”
看妹子要跟他气上,卫彦不争了,直接投降,说:“有个事差点忘了说,娘,明儿我有同窗来,说巳时到,中午那顿要麻烦您安排一下。”
姜蜜正想把画拿给老太太看,听他这么说,便问:“是在国子监交到朋友了?”
“称不上好友,就是寻常同窗。”
“你都请来府上做客了,还是寻常同窗?”
卫彦捧着茶水慢慢喝,喝了两口才说:“不是我请的,是他们想来,知道我爹从南边回来了,想听他剿匪的故事。”
看儿子一脸郁闷,姜蜜直乐:“知道了,会给你安排好,正好跟着一起回来得有江南的厨子,明儿让你们尝尝地道的淮扬菜。”
“刚才就想说,今天摆的点心是不是换了?”
“娘带回来的厨子做的,你尝尝看。”
卫彦相当捧场,他其实不贪口腹,还是高高兴兴吃了两块,这才端茶碗漱了漱口。前面大半年里他每次回家来都嫌冷清,嘴上不说心里觉得空空落落,今儿这一趟就填满了。其实就多了几个人而已,感觉却不同,大不同。姜蜜还在说她带回来的东西,里面文房四宝都有,还有人家送来的字帖字画:“对了,娘看人家送给你爹的孝敬里面有块极品青田石,特地请师傅上门跟人学了几天雕刻,给你刻了枚章。”
姜蜜抬眼朝旁边看去:“去把我梳妆台上的锦盒取来,巴掌大宝蓝色那只,别拿错了。”
嬷嬷取印章去了,姜蜜还在说:“在南边的时候你爹忙,娘还蛮闲,凡事只需要口头吩咐,每天空出来大把的时间,开始翻着书看,多看两天也嫌闷得慌就想寻点事做才学了这个。那字儿是你爹写的,我打发时间一点点慢慢刻的,你看看吧,嫌丑就放那儿做个收藏。娘手艺是不行,用料还是很好。”
说话间,锦盒取来了,卫彦接过来,打开一看。
那是介于中黄和淡青之间的颜色,似金似玉,瞧着有点像奶冻,这石质卫彦一看就喜欢,他还记得关键是娘刻的字,取出来看了又看,说很好,很喜欢。
“也不知道刻对没有,你盖一下看看。”
姜蜜说着,就有奴才送印泥来,砚台沾着在白纸上盖了一下:“是对的,娘刻得很好,儿子喜欢极了。”
他又小心装回盒子里,收起来,心想这么装着太埋没:“娘再给我做个袋子吧,装袋子里方便拿着。”
卫煊在边上眼巴巴看了半天,酸他:“哥怎么好意思呢?”
“?”
“娘就刻了这么一枚章子,刻了好久,都给你了还要袋袋……”
卫彦瞅向冒酸水儿的弟弟,说:“我们换换,回头我给爹娘出去,你在府上,带回来的全给你。”
卫煊点头:“好啊,正好娘让我明年待家里好生读书,你争取一下,看爹肯不肯带你。”
卫彦:……
“我们说好了,明年带回来的全给我。”
卫彦:……
想什么呢?
“谁跟你说好了?”
两兄弟拌嘴去了,姜蜜想起来拿画作给老太太看,哪怕以吴氏这么低的眼光也没看出那是鸳鸯,说是水鸭子都抬举了。后来卫成也看了,他真不愧是女儿奴,就那也能找到吹捧角度,说女儿水平虽然不高,胜在进步空间大。再说了,画画不是非得形似,抽象一点儿没什么,有那个感觉和味道就可以了。
听完亲爹这番话,福妞高兴了。
她大哥哥卫彦怀疑了人生,怀疑过后还用新的眼光去看了那两只……
并在妹妹出屋之后小声问他爹到底看出什么感觉和味道了?
“我就只品出画劈叉的感觉和水鸭子的味道。”
卫成把女儿这幅画收起来,收好才说:“想想你当年那笔狗爬字。”
“那您当年也没夸夸我的狗爬字啊。”
“你是大哥,跟你妹比?真是出息!”
卫彦还在心疼当年变着花样受打击的自己,他爹又说:“你当初自我感觉特别好,我再夸一句,迎着风你能飘上天,鼓励这套不适合你。对了,我听你娘说明天府上要来客人,是你同窗,要我帮着招呼?”
“是啊,那都是冲您来的,来听您在南边剿匪的故事。”
……
后一日,卫成跟姜蜜一起招待了儿子在国子监的同窗。卫成不谈公务的时候就挺随和,姜蜜更不必说,她从来都是慈母,哪怕儿女犯错的时候也不会突然爆发,有话总能好好说。夫妻二人的态度就让前来拜访的受宠若惊,真正吓着他们的是卫彦在他娘跟前的好脾气好脸色。
可能刺激有点大,几人把惊讶摆在脸上,给姜蜜瞧见了。
“怎么这幅表情?”
几人你看我,我看你,最后出来个代表说:“卫彦他在家里的样子和在国子监很不相同。”
“是吗?他在国子监是什么样?”
“不太好相处那样……没表情的。”
卫彦为自己解释说:“想到爹娘弟弟南下,一路风险那么大,的确笑不出来。”
看他在这儿艹孝子人设,来客都要噎着了。他又不是今年进的国子监,搁里头两年,就没有爽朗热情的时候。都是有眼力劲儿的也没拆穿就是了,既然说到南下,他们顺势问到剿匪的事。
京城这边不清楚卫成搞了什么,淮安本地人清楚得很,那也不是秘密,卫成就挑拣着说了一些。
听的人相当入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