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且带来了账本,和第一期分成的钱。蔡夫人强忍着内心的惊讶,留下账本,客气的让人送管事出去后,她瘫在榻上半天起不来。她根本就不敢看账本,而且也不敢让账房真的去算,单看卫家送来的那四大箱铜钱,她就知道蔡琰这次又对了。
蔡夫人单看京城一家的卖出量当然是算不出卫家的产量的,其实蔡琰也不知道,她当时选择产量也是因为好像听仲道说过,卫家是有纺织工厂的。如果卫家不卖,只是买回去自己生产使用,那么蔡家就白为卫家做了一次义工。所以当蔡夫人把账册交给蔡琰点算时,蔡琰也有点傻眼。
一条条的看着竹柬上条目,说实话,蔡琰不觉得自己能看明白,她没学过财务,但小学时他们的生活老师有教过她记流水帐,进出她还是知道的。但卫家送来的账册好像也不是流水帐的范畴,研究了好几天,她在自家账房的帮助下,终于看明白了,卫家这次真的做得很实在,把原材料的进出货都注明了,然后算出了一辆纺车的成本与卖出价,再核算了出货量,最后是总的收益,而蔡家占了这总收益的两成。
蔡琰就懒得算细账了,卫家想玩花样,账册上也不会让她看出来。所以,她时间都花在研究账册的进出规则上。她如果将来要进卫家,不管要不是加入卫家的商行,但这些东西一定是要会的。可是她却发现一个问题,蔡家的账房给她算账竟然用的不是算盘,而是一个个竹片做的算筹,她好像看过一本书里有说过,汉之前就出现在算盘,说是中国很著名的发明之一,为什么账房不用?
“算盘?”账房也怔了一怔,想想,“您说的是不是珠算?”
“对!就是那个。”蔡琰忙点头,松了一口气,果然是有,看来历史也没那么离谱。
“那个还没有这个好用,您是看书上说得好。”账房以为蔡琰是从古书上看来的,不以为然的笑笑打算教蔡琰用算筹。
“您让人找一把来给我看看。”蔡琰不为所动,坚持着。蔡琰虽然也不太会打算盘,但小学时有珠心算,学过几堂,基本的还是会,但就是打不快,而且也算不准,那时学时还觉得这不是有病吗?明明有计算器,按两下解决问题的事儿,还拨什么算盘。现在想想,幸亏学了几天,不然,现在真是抓瞎了,算盘怎么看也比这个小竹片看着简单直观吧?
账房没法子了,派人去找了一把,这东西还挺不好找,因为没人用,过了几天才弄来给蔡琰,蔡琰愣愣的看了半天,“这叫算盘?”
“是啊!”账房不怀好意的笑着,只怕心里不知道有多爽呢。
蔡琰也懒得看他的嘴脸,挥手让他出去了,自己琢磨起来。
现在蔡琰知道为什么说这个东西不好用了,这基本上就是算盘雏形,有后世算盘的影子,这东西此时正确的名称叫‘算板’,是这时代一个叫徐松的人发明的,或者说不是发明,而是改进的。和后世的算法差不多,上面黑色的珠子算五个,下面彩色的算一个,蔡琰拨动了一下,不算灵便,但还能用,她试了几天之后,总算是把加减法算熟了,她其实心里特别想让人做一把现代算盘,可是想来想去,还是算了,她又没想着改变历史,能用就成了。
几天后,她再把账房叫进来,教他打了几次,账房再不说算筹比盘板好用了,马上坚定的认为,不是不好用,而是外面的人没有二小姐聪明,没理解书上的意思。
木匠那头的新织布机做好了,请蔡琰过去看,体积比原先的看着精致小巧了一些,蔡琰试用了一下,因为关节部分全是铁制的,木匠用油脂润滑,倒真的比原先的木关节灵便。把一些部件改成了竹制后,蔡琰推拉之间也省了不少力。不过她也没什么发言权,怎么说她并没真织过布,叫来素儿和另一个丫头同时用老式的织机比试才更加直观吧。
蔡夫人听说了,也忙过来看。两台机子并排放在一起,从外观上看新式的就轻巧了很多,一开机,素儿开始习惯了一下,明显不如边上用老式织机的那位。但没一会儿,素儿调整之后,速度逐渐提高,而且看上去素儿神态比那丫头轻松很多,不时的嘴角还泛起了骄傲的笑意,新机器比老式的还有一个优点就是安静很多,因为是铁制的关节,加上咬合精准,没有老式木制关节发出的吱哑声,素儿织起布来,就像是在演奏奏鸣曲一般。
相同时间里,新织机比老织机快了一倍,而且在蔡琰看来,这并不是最终的结果,时间越长,这机子的优势就更明显,因为使用轻便,不费力,本来一天只能织两个时辰的,现在可以织上三个时辰也不觉得累的话,产量将是一个质的飞跃。
蔡夫人又看到了大把的铜钱向她飞来,激动得快要把自己的手帕绞烂了。急急的拉着蔡琰回自己房间,“这个也容易仿制吗?”
“这个造价太高。”蔡琰摇摇头,也谈不上仿制,这个本就是老机子,不过是改进了材质,是人都会。是啊,速度是非常的快,可是问题在于铁关节的使用上,东汉是盐铁专卖,铁是很贵的,再打成关节,其做工之细是不足向外人道的。
“不能卖钱?”蔡夫人觉得一下子从天上摔到了地上,那感觉真是比死还难受。
“倒是可以卖,但卖的可能不是机器,而是关节的图纸。说不定卫家能在西域买些铁回来打造,倒也是个门路。”蔡琰想想随意的说道,如果大汉铁买不着,那进口好了,总不至于西域也盐铁专卖吧?
“那豆腐盘成了肉价钱!”蔡夫人喝断了她,西域随便买点什么回来不比买大块的铁块值钱?真是聪明人使笨招。
“您钱够用了吗?”蔡琰想想也是,自己也不是真的商业奇才,不过是比这些人多了几千年的见识,讲到聪明才智,其实这里包括蔡夫人都比她要聪明太多,所以听着就好了。
想想,她转向了另一话题。上次卫家送来的四箱钱,蔡夫人没用来换黄金,而是直接用于新宅的改造,和日常支出上;再说因为两年后要办自己和蔡圭的婚事,该有的嫁妆也得从现在准备起来,蔡府又是朝中新贵,来往不绝,支出巨大。
如果不是蔡琰这些日子,因为学习打算板,也就顺便看了一下家里日用的账册,也不知道蔡夫人的日子竟然已经艰难至此了。从举家搬到长安这段时间里,蔡夫人都是从私房里贴公账,那就应该是那些黄金在起作用。如果不是纺车涌来一大笔,解决了蔡夫人的燃眉之急,只怕蔡夫人她还想知道在往这里填多少钱。她现在总得知道资金的缺口还有多少,总不能自己和蔡圭嫁了之后,让父母一夜回到解放前去不是?不过现在似乎也还真是在解放前。
“琰儿,明儿你跟我去新宅看看吧?”蔡夫人迟疑了一下,小声的说道。
蔡琰点点头,也是,什么不管也不对。而且过了好几个月了,如果只是挖一个小地窖用得着花这么长时间吗?看来蔡夫人有了新的想法。
第30章 无情
蔡家的新宅在长安东城后街上,这儿大多住着小康之家,街道两边还算干净得体。蔡琰跟着蔡夫人默默的从后门坐牛车穿过两条小路就能到新宅,这倒是让蔡琰很惊喜,这地方选得很好,闹中取静,离蔡府又不远,运送一些物品也方便得多。
一条小巷里住着几户人家,但只有蔡家有三步的台阶,蔡琰是最不喜欢突出的,觉得这样过于明显,脸上露出些许不豫来。一进院门却没有台阶可下,院里两边种着几棵大枣树,在冬天叶子已经掉光了,想像得出,若是到了夏天,院里一定很阴凉。两进的正院,正如蔡琰说的,是普通的宅子,工匠做得还算是努力了,只是略见修整,从外观上看,并不十分的簇新。最后是厨房和下人们住的院落,房子外观显得斑驳陆离,蔡琰再次皱眉,即使是下人们住的,也不能这么偷工减料吧?
陪着蔡夫人转了一圈,老管家引着蔡夫人和蔡琰进了正房,关上门,推开屏风,出现在了一扇小门,老管家点着灯把两母女引了下去,通过窄小的木梯,下面并仅仅是一个小小的地窖,蔡琰都怀疑,老管家是不是已经把整个地下都挖空了?走下去,竟然用几根大柱撑起了一个大大的空间,而空间的中间竟然还有两根用石头垒起的石柱,难得的是,地下竟然一点也不觉得气闷。
“这是什么?”蔡琰直觉上觉得石柱是有问题的,如果有石柱了,为何还有木桩?
“二小姐真是聪明,这是井壁,老奴特意让人在这些井壁上留下了些小小的缝隙,这样一来可以听见外面的声音,二亦可通风。”
“挖出的土方都填在外面的地上吗?”蔡琰想想,从外院上了三级台阶,可是进院之后一直都一马平川的,一级台阶都没有,现在才想到老管家心事之巧了。
“二小姐真是聪明,这里已经大致完工,工匠们大部分已经被老奴送回了家乡,他们都是蔡氏族人,深受蔡家大恩,此处藏身之所不会于有人所知,二小姐可以放心了。”老管家原先是伺候蔡蔡邕之父的,后来听命于蔡质,等到了蔡质去世了,才到蔡邕身边来听命,他也几世在蔡家为奴,而且只是伺候族长一家罢了。身份是很超然的,蔡邕夫妇对他都是敬重有加的。
“那您让我过来有事吗?”蔡琰可不相信蔡夫人让自己过来只是看看,如果这样,为何不叫蔡圭?
“是门,这儿是藏身之所,门自然要做在隐匿之处,可是小姐也看到了,老奴只是暂时让屏风挡住,至于怎么做,请二小姐示下。”
“只有这一个出口吗?万一有事时,下人们怎么逃?”蔡琰没理老管家的问话,这儿很宽敞,十几个人一定能容下,可蔡琰却只看到一处入口,就是主卧房里留出的。如果真的有事时,下人们不可能涌入这边来躲藏的。
“老奴在后院也挖了个小点的地窖,这边的地窖因为要放老爷的书再加上还有夫人、小姐们,入口怎么能被外人所知。”老管家正色的说道。
“入口别放木梯了,爹太胖,这么上下不方便,做个竹滑梯,爹娘可以滑下来。入口处还是放个胡床,放个翻板有事时,翻板就是入口,翻板的材质要好一点。就算有人要敲,也不要露出破绽。”
“是!二小姐看下面还有什么需要的?”老管家点头。
“还有时间,您也说了这里主要是为了藏书,先打些书架子进来,这儿连着井,您想想看,要不要找些不起眼的地方装排气孔,排出潮气。”她四处看看,想了想,老管家倒也是老谋深算了,下人们的地窖与他们分开,也省得万一被人发现了会被一网打尽;再说,这里还有一个最重要的用处是为了让蔡夫人藏细软的,人太杂也不成。再想想,倒真的没什么可添加的了,随着老管家一起去看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