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茶言观色  第75页

快能对她说的东西融会贯通、有所领悟;他本身的聪敏和灵气,更让他能想人不能想、思人不能思,提出的观点甚至连刘青都叹服!如果不是她有这个时代还没出现的园林理论,她都不敢跟朱权谈下去,以免露怯。
欣赏完园林正好走到远阔舫,李义领他们进去,早到的名人雅士们都一齐给朱权行了大礼,寒喧过后,朱权坐在了首位。
要知道,这南昌是朱权的封地。亲王的权利在明朝初期是很大的:在其封地内。经济、政治、军事,都由亲王管理;治下有文相一名管理地方事务,武相一名管理军队。
当然,朱权现在的情况比较特殊:他的军权在朱棣把他押送到南昌时就取消了,不过他还拥有几千上万的护卫兵;许雍的官职是长史,即是朱权的文相,只是朱权封到南昌后状况一直不正常,所以许雍目前还顾不上去接管地方事务。
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烂船也有三斤钉。朱权在南昌他这一亩三分地里,仍手握着生杀大权。为此,不管名头多大的名人雅士,在皇权至上的这个时代,都得跪倒在朱权脚下。两兄弟争权也是人家的家事,如有不把朱权放在眼者,恐怕第一个不答应的,便是朱棣。
当然,如果朱权只是亲王的身份也只会让这些名士们仅是维持表面上的尊敬,文人骨子里的傲气和骨气终会让他们不屑。但朱权在诸皇子中也是出类拔萃的,自小慧心天悟、好学博古,诸书无所不窥,颇有才华;且机警多能,禀赋特异。甚得先皇的钟爱,称他“积有大志”;而且在大宁期间,年幼的他不但在清理元蒙残余势力上大显才能,而且能俭约制国,辟圃种树,广令卫士疆理荒野,艺植土物之宜,使国用饶裕,大宁经济在他治下渐渐繁荣富饶,很得先皇的赏识。
所以这些名士们从心底里尊敬这个年仅二十五岁的王爷,甚至希望南昌在他的治理之下能更昌盛。
见过礼后。大家重又坐定。朱权抬眼打量了一下四周景象,心中赞叹,看向刘青的眼光又有不同。
因正值春天,归园便把茶席布置在了这四面临水的远阔舫上。这舫是古园林中的一种建筑,用石头砌在水面上,如水面行舟,又称“不系舟”,表达人们“舒适而遨游,宛如不系之舟”的旷达。一般为两层,下实上虚,上层状似楼阁,四面开窗以便远眺。
坐在舫中,四面皆水,隔池与两岸相望,池水清澈广阔,面上有小荷才露尖尖角。远处林荫匝地,近前藤萝粉披,岸边乱石野趣。山石、古木、绿竹、花卉,构成了一幅幽远宁静的画面,给人以闲适、旷远、雅逸之感。
见朱权坐定,李义随便退去,吩咐表演开始。首先从舫头出来的是说书先生,说的自是《三国演义》。
朱权自懂事起便在争权夺利中度过,这《三国演义》中各种计谋正合他意,聚精会神地听完一回,仍意犹未尽,又招来说书人,问了好一阵。说书人就靠这个吃饭,哪里肯讲得太多,每讲到关键处,就说:“这后事如何,王爷只要来听上一听,就能知道。现在这样粗略的讲,显不出精彩处来。”待朱权说请他到宁王府说书时,那说书人又陪笑道:“王爷,一人独乐不如与众乐乐,在座的各位名士。一定也希望能有幸跟王爷在茶居里一同听讲。”
朱元璋贫苦出身,最爱百姓,痛恨欺行霸市的行径,对子孙管束甚严,朱权自小受的这种教育让他从未做过强取豪夺的事。说书人的拒绝让他无可奈何,他挥挥手让说书人离开,不过心终不甘,又把主意打到这茶居的东家——刘青同志身上。
刘青看他觊觎说书人不成,转过头来用眼睛猛看着她,哪里不明白他的意思,笑着:“你每日来这茶居喝喝茶,听听书,不也惬意?顺便也能照顾照顾这茶居的生意不是?”
“哼,你以为本王真歇着没事干了?虽无力于国治,好歹还有这块封地,本王必会让这地方强盛兴旺的。”朱权虽说得旷达,眼中却闪过一抹黯然。
刘青看在眼里,心中微叹,点头道:“好,等会儿让掌柜把《三国演义》的话本给你,自己慢慢看总比说书人只说一遍要强。”
大家正谈论间,忽闻一阵空灵的音乐从水面上传来,古筝的绝响,带着清灵灵的水声,舒缓潺潺,纤尘不染,直抵人心。抬头望去,只见一叶小舟从侧岸缓缓驶来。船上两位姑娘,白衣飘飘,一坐一站,在淼淼碧波上拂水分茶,蹁跹而来。此情此景,美得让人沉醉,让人想把名利功爵都抛诸脑后,宁愿一生就这样徜徉在青山绿水间,朝迎旭日,晚来听雨,闲品清茶。
小舟渐近,到了舫下,二女端着茶盘,款款而来。经过楼下隔间,自有丫环另端了刚沏的茶水,跟在后面,让其一一将茶敬予客人,方又登舟而去。
“这场表演,定为你所设!”良久,朱权方转过头来,看着刘青,“对否?”未等刘青说话,他又轻声道:“看着方才之景,我一直在想,如果舟中之人是你,那又是怎样一幅景象?”

第一百一十六章 来证三生

刚才的雅乐美景一直萦绕在刘青心间。久久不曾散去,此刻见朱权眼里全是柔情,她心底里不禁也生出一片柔软来。听闻朱权之言,她不禁抿嘴一笑:“三个字,煞风景。”
“胡说八道。”朱权抬起手来,敲了一下她的脑袋。这亲昵的动作让两人俱是一呆,神情都有些别扭起来。
“山边春花烂漫,流水孱孱,正适合吟诗作词,还请王爷和各位先生移步。”李义适时地出现在舫首,宣布下一项活动,解了刘青的尴尬。
“走吧。”朱权率先站了起来,大踏步走了出去。走到门口,他顿了顿脚步,见刘青跟上了,这才下了楼。
在李义的引领下,大家来到梅岭山麓一处草坪上,只见一切桌椅茶具都已备好。名士们倒也不急着入座,都凑过来与朱权攀谈。见朱权在远阔舫上待刘青甚是亲厚,又过来请教刘青大名及来历。
刘青是个老实孩子,自是一一回答了这些名士的问话:出身农家。未进过学,只一介布衣。
名士们看向刘青的眼神便怪异起来。这是个什么人?这归园便是一般读书人都没资格进来的。而这人不但没有功名,甚至连读书人都不是!宁王莫非有毛病?竟然带这种人来参加他们的文人聚会。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古代读书人自视甚高,更不要说这些名人雅士了。像倪瓒见刘青时的不屑表现,其实就代表了所有名士对一般老百姓的态度。
但有朱权在,这些人虽心中对刘青不屑,却不敢表露在面上。
朱权是什么人,这些人种种神情他自然都看在眼里,但他看刘青神情坦然,毫不在意,当下也只眯了眯眼,只对与他攀谈的人笑容渐淡了下来。
一阵闲聊之后,名士中一个叫秦朝琛的,似乎是这些人的领袖,开口说话了:“今日宁王爷能莅临共饮,实是我等大幸。不如每人作诗一首,以迎王爷如何?”
众位名士自是附和。
秦朝琛又请朱权出题,朱权点头笑道:“这山叫梅岭,梅是四君子之一,吾甚喜之,不如以梅为题?不限题材韵律,意境好者为佳。”众皆称善,遂各自寻思,搜肠刮肚,要作一首好诗来获宁王青眼。
一会儿每人都得了。拿笔录了出来,交到秦朝琛处。刘青自然不会去凑这个热闹,她又无需扬名立万,用不着图这虚名。便兀自找了个位置坐下,一面饮茶一边看风景,极为悠然自得。
朱权好不容易应付完了寒喧攀谈之士,走过来到刘青身边坐下,端起小厮送上来的茶饮了一口,问刘青:“你不写上一首?”
“我又不是读书人,哪里敢班门弄斧?”刘青看着眉头紧锁的众人,浅笑道,“倒是你,快去写来。”
朱权深深看她一眼:“我越来越好奇,倒底是什么样的师傅,才能教得出你这样的徒弟来。”
“自然是很牛的师傅。”刘青耸耸肩,看看大家:“你不好好写诗想这些没用的干嘛?快写去,我也看看宁王大才子的大作。”
朱权抬眼看大家都交了,倒也不需多想,站起来走到放纸笔处,龙飞凤舞地一挥而就。刘青走过去看,只见纸上写道:“万树寒无色。南枝独有花。香闻流水处,影落野人家。”书法遒劲有力,卓越大气。此诗此书法一出,大家哄然叫好。
秦朝琛看都交齐了,把众人的诗一一吟咏出来,推举出几首好的,朱权的一首最好,自为榜首。
正要宣布结果,哪知在座的有个叫欧会安的人,最是愤世嫉俗,对权贵不得不屈腰却又满腹不忿,看刘青一介布衣而朱权对其甚厚,心里大不舒服。此时走过来对朱权作揖道:“王爷身边这位公子,既能进到这归园茶居来,必有所恃。不如赐教一首如何?”
朱权看着刘青,微笑起来。
刘青虽然喜欢低调,但这些读书人的轻视让她极为不爽。她一看四周人人用极有深意的眼神看着她,当下拱手道:“那在下就献丑了。”
她走到放纸笔处,心里对毛伟人道一声歉,龙飞凤舞的写下一首《卜算子.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居深山时无聊,刘青便终日练字,此时她一手王羲之的行书已写得极为神韵。因此这词尚未写完,就有人在一旁对这手字暗赞一声“好”。待她把这首词写完,众人看了,都暗暗诧异不已:此词磅礴大气。意境高远,乐观向上,胸中没有大丘壑的人是作不出的。
朱权自刘青起笔始,看着刘青的眼神就甚是闪亮,待到刘青把这首词写完,朱权心底里涌出的异样感觉似要把他淹没,眼睛里除了刘青,再无其他。
别人尚还罢了,心里虽不服气一个白衣小子把他们这些有名望的读书人比下去,但看在朱权的面上,也不好多说什么。
只这欧会安心里甚是不平:这刘公子小小年纪,又不是读书人,这首词岂是他能作的?又想起诗题是宁王所出,便怀疑这其中有假。刘青不知欧会安心中所想,否则一定赞他聪明——他倒也猜了个八九不离十。
当下欧会安按捺不住,又拱手道:“刘公子大才。既梅花迎春到,这四月的桃花倒是开得正艳,公子不妨以桃花为题再作一首如何?”
这还没完没了了,刘青心里翻了个白眼。理都不理那欧会安,对朱权笑道:“昨日王爷不是说那首诗要听全

没有书签
内容由网友上传,版权归原作者
© 2024 aishu.online. All Rights Reserved.